在中国,性与政治之关系
潘绥铭
法国记者提问:在法国,很多人不愿把性与政治相提并论,把自己与所谓的美国式的把性和政治相提并论的做法对立开。如今更通常来说,这类问题在中国公共领域中处于何种位置?
潘绥铭回答:
l 中国的大多数普通人从来就认为性与政治没有关系。请提醒法国读者: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来也没有“通奸罪”。
l 恰恰是毛泽东与文化大革命,非要把性看作是政治事件,因此才会把性当作“革命”的敌人。那时候,任何人的私通都会被“批斗”、“游街”,甚至很多人会仅仅因为私通就被大家活活打死。即使是夫妻之间,如果一方被认为是“反革命”,另外一方也会因此拒绝与他(她)过性生活。(材料来源:冯骥才:《100个人的文革》)
l 1980年代以来,中国新政府逐渐承认了“性是私事,与政治无关”这一点,因此才允许性的私人空间(双方自愿、私下进行,就不违法)的出现与存在,中国人中间才有可能出现目前的性革命。
l 中国人不愿意“把性和政治相提并论”,主要是由于历史的教训。在最近100年来的中国,“政治”意味着血腥的阶级斗争。中国人之所以能够活下来,恰恰是因为“私人的就不是政治的”,因此总会有些人远离政治,得以生存。
l 主张“把性和政治相提并论”的那些美国人,有美国的理由,却没有中国的必要。从情感理由来说,她们仅仅是因为没有经历过“文化大革命”,就像我的孙女。
l 因此在中国学术界里,“把性和政治相提并论”的学者非常少,基本上没有声音与影响。
法国记者提问:性自由必须被保护远离政治,但这不代表性规范不是政治性的。在中国,像性别歧视,对同性恋者的厌恶这样的性规范问题不可以被改变吗?
潘绥铭回答:
l 实际上现在对于同性恋的厌恶这种情况已经很大地减少了,尤其在城市年轻人中间,平等对待同性恋者已经成为主流。这主要归功于最近10年来各种LGBTQ草根组织的大量宣传工作。
l 减少性别歧视方面的进展稍微缓慢一些,主要是由于中国女性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组织。
l 要改变中国目前这样的不合理的规范,只能从两个方面来努力:一个是民间力量发展壮大;另外一个是整个中国的社会改革得以开始。在今天,我还不能判断哪一方面将会发展等更快。
本文来自“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”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sex-study.org/news.php?isweb=2&sort=17&id=2271&classid=
评论专区
必填
选填
选填
◎已有0人评论